數位果子 BLOG
本站是數位果子的部落格網站。
原住民主題部落格
原住民主題部落格
在2024年5月28日的會議中,台灣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了一項堪稱重大改革的法案《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本次法案的通過標誌著政府運作方式的顯著變化,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與討論。以下將深入解析此次改革中包括的幾大主要變更要素。
依據修正法案, 總統需定期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這一改變期望能增強立法院對行政部門的監督機制。根據新增的條文規定,總統在回答立委提問時必須依序即時回應,這將使得立法院對政府的監督更加透明與有效。
變更項目 | 說明 |
---|---|
總統需常態性報告 | 總統需定期至立法院回覆國情報告 |
立委提問回應方式 | 總統需立即回答立委提問 |
本次法案新增了針對「藐視國會」行為的明確處罰條款。若被質詢者對立法院質詢反應消極,或拒絕提供必要資料,將面臨 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鍰 。這一條款的設立,將使立法院在監督政府部門時擁有更強的法律武器。
罰鍰範圍 | 描述 |
---|---|
藐視國會罰鍰 | 新台幣2萬元以上至20萬元以下 |
行為類型 | 包含拒絕答覆、提供資料等行為 |
改法增強了立法院的 調查權與聽證權 ,允許國會要求政府與社會各界提供信息。若相關人員拒絕或拖延提供資料,經立法院會議決議可處以最高新台幣10萬元的罰款。這一舉措被認為是對政府透明度與負責任的重要保障。
調查與聽證權內容 | 說明 |
---|---|
可要求資料 | 立法院可要求政府及社會人員提交相關資料 |
拒絕提供信息懲罰 | 拒絕、拖延或隱匿資料者可面臨最高新台幣10萬元罰鍰 |
根據修正法案,立法委員在人事同意權方面也獲得了進一步的強化。此項修改使得立法院對新任部長及相關人員的任命和解聘有更多的發言權,無疑增強了立法院在監督政府任命方面的權限。
人事同意權變更 | 說明 |
---|---|
加強立法院人事同意權 | 立法院對新任部長及相關人員任命有更多控制權 |
最後,本次法案還明確增訂「藐視國會罪」。根據此條文,如果公務員在立法院的聽證或質詢中做出虛假陳述,將面臨 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以及最高新台幣20萬元的罰金。此舉旨在進一步保障與維護國會的威望與效率。
藐視國會罪的法律內容 | 說明 |
---|---|
虛假陳述的懲罰 | 公務員若在質詢中虛假陳述,最高可處一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
罰金範圍 | 虛假陳述者可面臨新台幣20萬元以下的罰金 |
此次法案的通過可能會在施行後創造出新的政治氣候,吸引國內外對台灣民主進程的進一步關注。然而,這也引發了反對派的強烈抗議與憂慮,稱之為「黑箱作業」,對民主的保障可能造成威脅。隨著後續的討論與發展,國會改革的影響將不斷浮現,如何妥善調和立法權與行政權的關係,成為未來的關鍵挑戰。